020-123456789
 
新闻资讯

江西加强大宗消费食品安全风险防控


更新时间:2025-05-11 23:50:21      点击次数:5923次

  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王建权记者朱海)为进一步防控大宗消费食品生产安全风险,江西加强根据近3年来生产企业监督抽检情况,大宗5月15日至17日,消费江西省市场监管局专门派出督查组,食品在宜春市经开区、安全袁州区、风险防控万载县、江西加强上高县、大宗宜丰县等地召开粮食加工、消费包装饮用水等大宗消费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座谈会。食品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监管处负责人介绍说,安全大米、风险防控包装饮用水是江西加强百姓日常生活必须的大宗消费食品,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公众身体健康。大宗针对近年来少数大米生产企业在监督抽检中出现镉超标、消费包装饮用水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的问题,督查组先后召集14家粮食加工、8家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就食品安全风险防控问题进行座谈。

  座谈会上,督查组工作人员分析了大米、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出现问题的原因,对问题企业处置情况进行了核查,要求所有企业以问题为导向,以风险管理为重点,做好现场管理、生产过程、出厂检验等方面的工作,发现和解决影响食品安全的风险隐患;要求生产加工大宗消费食品的企业,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要当好行业的表率,加强行业自律,建立从原料购进到产品销售的质量追溯体系,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下一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将深入开展包装饮用水和以大米为原辅料产品的专项整治,同时将加大对固体饮料、压片糖果、代用茶等生产企业的飞行检查力度,严厉打击企业非法添加、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公众身体健康。

责任编辑:24
 

Copyright © 2002-2017 百度国际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TEL: 020-123456789

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邮箱:admin@aa.com


友情链接: 新车刹车片竟装反 4S店有过错需担责  安徽多单位联合印发通知:全力做好夏粮收购工作  重庆公布8起典型违法案件 3起涉及出租车计价器作弊  系列报道:这些合同烦心事,《民法典》给你支招  辽宁沈阳:保驾护航中高考餐饮安全  银行强制搭售保险产品等行为仍存在 6家银行支行被点名  辉煌“十三五”|50万个5G基站:我国5G网络加速成型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5G技术、智能设备引人瞩目  山西公布十起典型违法广告案例  放下锄头,却拨动命运的琴弦  打击侵权假冒在行动|安徽长丰查获案值20万元假酒  小餐桌彰显大文明 广西桂林开展文明餐桌行动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稻田里书写“我爱你中国”  山西公布十起典型违法广告案例  报道追踪:为人参做假证的商家被吊销营业执照  福建厦门:建立消费纠纷诉非联动机制 提高解决效率  市场监管总局出台新规:商品促销要标明折价减价基准  福建厦门:建立消费纠纷诉非联动机制 提高解决效率  加油站强制推销汽油复合剂 中石油资阳公司被约谈  工信部:进一步加大“银发族”信息消费服务  2020年全国“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启动 推动“诚实经营、守信服务”  广西南宁出台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办法 让不良商家无处“遮羞”  小餐桌彰显大文明 广西桂林开展文明餐桌行动  北京顺义:服务指导考点学校食堂  国家医保局:各地年底前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  小餐桌彰显大文明 广西桂林开展文明餐桌行动  罚没款2亿余元!上海市场监管部门今年查处传销类案件8起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日子过得像枫叶一样红  山东市场监管部门对3•15晚会曝光问题迅速开展调查处置  山东召开2020年第二次整治虚假违法广告联席会议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5G技术、智能设备引人瞩目  “科学认知特殊食品”全国短视频作品大赛启动  安徽深耕细作“小田变大田”  市场监管总局出台新规:商品促销要标明折价减价基准  报道追踪:为人参做假证的商家被吊销营业执照  快递公司与快递员签交通事故分责协议 法院判决对外不具效力  系列报道:这些合同烦心事,《民法典》给你支招  报道追踪:为人参做假证的商家被吊销营业执照  气囊展开时存安全隐患 本田召回1.6万余辆进口及国产汽车  江西上半年12315数据报告出炉 普通乘用车、餐饮退订居纠纷榜首  上海:微信公众号营销成为第三季度旅游投诉新焦点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辽河源头村民用口琴吹奏起《一条大河》  “坐地起价” 一日游痼疾再现大连  最快1小时维权!顺德打造消费维权一体化平台  银保监会:消费者将在车险综合改革中受益  全省首批农业生产设施所有权登记证发放  2023合肥农交会来了!  深圳大规模清理“特供”“专供”标识商品  安徽深耕细作“小田变大田”  天津市消协每月发布“消费警示” 曝光典型侵权投诉